炼铁,水泥,玻璃,造纸业及纺织业,在工业史上,曾经为地方经济做出一些成绩,但是耗能高,附加值低,环境污染,也让地方政府很头疼。
随着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提高,人类的生存意识进一步加强,这些产能落后的经济结构逐步到了被淘汰的地步,怎样解决这些地方企业和经济结构的矛盾,引导企业走向科技含量高,绿色节能的领域,各县市工业层领导聚集一起,献计献策,共同探讨发展方略。
生产玻璃瓶的窑炉和别的产业不同,不能停止, 是断电后,也须发电来给窑炉加温,以保正炉内的玻璃料液缓慢融化,以免窑炉温度降低后,玻璃料液凝固硬化,那样整个窑炉的熔化池会可能得报废,损失很大。
一台生产玻璃瓶的窑炉,使用寿命基本上为3年以内,假如窑炉正常运营时,长时间断电(3-5天以上),会对其寿命产生很大影响,所以很多玻璃瓶生产厂家 都备有功率很大的发电机,即使那样,一般的窑炉断电后也不可能正常生产,只能维持给窑炉保温。
近几年,地方政府也引导这些企业搞技术改造,在节能减排上下了不少功夫,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,我国对落后产能治理力度加大,这些企业还是被列为整治之列。
怎样发展,怎样突破这些瓶颈,须清楚认识到,如果生产技术不改造,企业将不能生存,意识落后,得面临淘汰,我们的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目的是完善生活质量,而没有好的生活环境,生活质量也不能提高,这些问题,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得解决的问题。